棠梨


棠梨的组词


棠梨

táng lí

棠铁

táng tiě

棠华

táng huá

棠榦

táng gàn

棠政

táng zhèng

棠棠

táng táng

棠棣

táng dì

棠溪

táng xī

棠颂

táng sòng

棠干

táng gàn

棠橹

táng lǔ

棠茇

táng bá

棠户

táng hù

棠树

táng shù

棠棃

táng lí

棠銕

táng tiě

棠芾

táng fèi


霜梨

shuāng lí

腊梨

là lí

伽梨

qié lí

哀梨

āi lí

胡梨

hú lí

花梨

huā lí

棠梨

táng lí

枣梨

zǎo lí

诃梨

hē lí

灾梨

zāi lí

凤梨

fèng lí

鼠梨

shǔ lí

颇梨

pō lí

蛤梨

gé lí

面梨

miàn lí

啮梨

niè lí

冻梨

dòng lí

蒸梨

zhēng lí

鹿梨

lù lí

雪梨

xuě lí

桑梨

sāng lí

地梨

dì lí

御梨

yù lí

鳳梨

fèng lí

鹅梨

é lí

狐梨

hú lí

让梨

ràng lí

鸭梨

yā lí

糖梨

táng lí

阇梨

shé lí

阿梨

ā lí

合梨

hé lí

楞梨

léng lí

沙梨

shā lí

冰梨

bīng lí

消梨

xiāo lí

白梨

bái lí

山梨

shān lí

杜梨

dù lí

上一组词:邃奥
下一组词:蛤棃

更多棠的组词

棠梨的意思


词语解释:

植物名,也称为「杜梨」、「甘棠」。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棠棃”。

⒉ 俗称野梨。落叶乔木,叶长圆形或菱形,花白色,果实小,略呈球形,有褐色斑点。可用做嫁接各种梨树的砧木。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二·棠梨》。

引三国吴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蔽芾甘棠》:“甘棠,今棠棃,一名杜棃。”
唐元稹《村花晚》诗:“三春已暮桃李伤,棠梨花白蔓菁黄。”
清龚自珍《说昌平州》:“其木多文杏、苹婆、柿、棠梨。”

⒊ 汉宫名。参见“棠梨宫”。

引汉司马相如《上林赋》:“下棠棃,息宜春。”
《汉书·扬雄传上》:“回车而归,度三峦兮偈棠棃。”

国语词典:

植物名。蔷薇科梨属,落叶亚乔木。高达十公尺,形似梨树而小,叶子长圆形或菱形,边缘具尖锐锯齿,叶背、叶柄和花序有绒毛,二月开白花。果实也称为「棠梨」,略呈球形,有褐色斑点。可做栽培各种梨树的砧木,木材可制成器具,果实及枝叶可供药用。

词语翻译

英语birch-leaved pear (Pyrus betulaefolia)​

网络解释:

棠梨

李时珍说:棠梨,是一种野梨,处处山林都有。埘比梨树小,叶边都有锯齿。二月开白花,霜后可吃。棠梨树与梨嫁接最好。有甜、酸,红、白两种。它的叶味微苦,嫩时烘熟,用水淘净后,可加油、盐调食,或蒸晒后当茶。它的花也可烘熟吃,或晒干磨面作烧饼充饥。味酸、甘,涩,性寒,无毒。烧束吃,止滑痢。主治霍乱吐泻不止,转筋腹痛。将一把枝叶同二两木瓜煎汁,细呷。落叶乔木,高4~10米。树皮灰褐色,纵裂;幼枝黑褐色,被绒毛,有时具刺。喜光,稍耐荫,耐寒,耐干旱、瘠薄。对土壤要求不严,在碱性土中也能生长。深根性。具抗病虫害能力。生长较慢。野生于荒郊、山脚、路边或道旁。分布江苏、浙江、湖北、江西、河南、河北、山东、山西,甘肃、陕西、辽宁等地。常用来做梨树嫁接的砧木。杜、甘棠(《诗经》),杜梨(陆玑《诗疏》),杜棠(《尔雅》郭璞注),野梨(《纲目》),土梨(《中国树木分类学》)。为蔷薇科植物棠梨的果实。果实含糖量19.62%,水分50.93%。叶含绿原酸、异绿原酸、新绿原酸和槲皮素衍生物。又含多量蛋白质。酸甘,寒。①《救荒本草》:"味甘酸。"②《纲目》:"酸甘涩,寒,无毒。"③《玉楸药解》:"味酸,性涩微寒。"《玉楸药解》:"入手太阴肺、足厥阴肝经。"敛肺,涩肠。治咳嗽,泻痢。①《纲目》:"烧食止滑痢。"②《玉楸药解》:"收肠敛肺,止泄除呕。"棠梨的果实出自《本草纲目》。③《中华本草》:敛肺,涩肠,消食。主咳嗽,泻痢,食积内服:煎汤,15-30g。⒈陆玑《诗疏》:甘棠,今棠梨,赤棠也,与白棠同耳,但子有赤白美恶。子白色为白棠,甘棠也,少酢,清美。赤棠子涩而酢,无味。俗语云,涩如杜是也。⒉《救荒本草》:棠梨树,今处处有之,生荒野中。叶似苍术叶,亦有团叶者,有三叉叶者,叶边皆有锯齿,又似女儿茶叶,其叶色颇白。开白花,结棠梨如小楝子大。⒊《纲目》:赤者杜,白者棠;或云牝曰杜,牡曰棠;或云涩者杜,甘者棠。杜者涩也,棠者糖也,三说俱通,末说近是。棠梨,野梨也。霜后可食,其树接梨甚嘉,有甘酢、赤白二种。⑴肺热咳嗽,干咳无痰:取鲜果60克,冰糖30克,水煎服,每天三次。⑵急慢性咽喉炎:鲜果90克或干果60克,去皮后慢慢嚼服,连服3天。⑶泻痢不止:鲜果90克,炭火烘至微焦,趁热去皮吃,每天3次。⑷劳累过度,手足无力,全身酸痛:鲜果60克,捣烂后加米酒30克,水煎服,早晚各一次;或以干品250克,米酒1000克,浸泡10天,即成棠梨酒,每天服50克,效果明显。⑸反胃吐食:取叶油炒去刺,研为末,每天早晨起床后以酒送服5克。通常作栽培梨的砧木,也可直接作园林树木栽植。花白色,树形美,耐粗放管理。甘棠又称为棠梨,因常常野生于荒郊、山脚、路旁,所以人们常常叫它野梨。它果小、味道酸涩,并不是味美之果,人们一般把它当做嫁接各种梨树的砧木。但2000年来中国文学作品中常常咏颂它,这又是为何?这得从《诗经》中的一首说起。《诗经·国风-召南》中写道: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茏。蔽芾甘棠,勿剪勿败,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说。这首诗里提到的召伯就是召公。召公和周公都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周武王灭商纣三年后去世,他的儿子周成王继位,当时才十二岁,于是就由召公和周公共同辅佐成王。成王继位不久,弟弟管叔、蔡叔与纣王儿子武庚在殷商故地发动叛乱。周公用了三年时间平定了叛乱,为稳固东方,他就在东边建立一个新的都城叫做洛邑(现在的洛阳)。这样周王朝就有两个都城,西部是镐京(今陕西长安县西北),又叫宗周。东部是洛邑,又叫成周。从此以后周公、召公分陕而治,陕县(现属河南三门峡市)以西由召公治理,东则归周公。召公有着广施仁政的博爱之心,他治陕期间时常下乡体恤民情。一次在乡间处理民事,当地官吏就让百姓腾出房子让他休息,并准备丰盛宴席款待他。他立即阻止,说道:“不劳一身而劳百姓,非吾先君文王之志”。他就在甘棠树下露宿,并食自己携带的干粮,做到了不扰民,不惊民。召公经常在甘棠树下受理民事,听百姓诉讼,判决刑狱。他秉公而断,不避权贵,让人民再没有冤屈。自古至今,听讼决狱大多为民事,其常为土地、婚姻、争执、财产。就是这种民事常常比杀人、抢盗等更难决断,因为公平二字在权贵面前是那么的渺小,权贵多以权势欺压百姓,使百姓有冤不能诉,有屈不能声,能在民事诉讼上做到真正的公平,真是难得。召公治理陕地使当地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于是召公死后,人们铭记他的政绩,怀念甘棠树,就写下甘棠的诗篇,广为唱颂。就是开篇提到的那首。它的意思是:“美丽的甘棠树,不要剪它枝叶,不要砍伐它,因为召公照顾过它,让它青翠茂盛。挺拔的甘棠树,不要伤害它,召公在这里休息过。可爱的甘棠树,不要攀折它,召公在这里听问政事。”自此以后人们常常就用“甘棠”称颂贤吏,以赞扬他们的德政和对民情的体恤。唐朝骆宾王在武则天当政时任侍御史,他上书纵论天下大事,得罪了武则天,被捕下狱。在被囚之所,骆宾王时常望着窗外景色(武则天虽囚骆宾王,但并没有为难他,给他好的食宿条件,否则他会和其他囚徒一样住在暗室,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他看到窗外秋蝉,就写下一篇《狱中咏蝉》,以蝉的高洁为自己力辩(“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他在诗序中,提到所囚之地西边就是法厅(审决刑狱的官厅),那里有几棵槐树,而秋蝉并没有在上面呜叫,它呜叫的地方应该是召公的甘棠树。骆宾王认为他就是那秋蝉,只有甘棠树才听得懂它的明辩。武则天看到骆宾王所作之后,很快就把他放了出来。武则天废中宗自立后,骆宾王就随徐敬业在扬州起兵反对武则天,并写下那篇著名的《讨武氏檄》。上面写道“狐媚偏能惑主”(如同狐狸精那样迷惑皇帝),“加以虺蜴为心,豺狼成性”(就如蛇蝎心肠,豺狼一般野性)。不过武则天看后并没有大怒,而是感叹日:“宰相安得失此人?”骆宾王寄托甘棠树为他辩明清白,白居易则以“没有甘棠”来借喻没有德政。他在杭州任刺史多年,虽尽心竭力,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但百业依然凋敝不堪。他被迫离任之时,所治百姓感恩于他,无论老少皆提壶摆筵为他饯行,他感动不已,写下一篇《别州民》:耆老遮归路,壶浆满别筵。甘棠无一树,那得泪潸然?税重多贫户,农饥足旱田。唯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今春增筑钱塘湖堤,贮水以防天旱,故云。]白居易感叹,没有甘棠树,何以能诉说自己清白。泪不由得洒落。税多让人们贫苦,加上天旱,百姓就多疾苦。于是他在西湖上筑了一道长堤,蓄水灌田,并写了一篇通俗易懂的《钱塘湖石记》,刻在石上,告诉人们如何蓄水泄水,认为只要“堤防如法,蓄泄及时”,就不会受旱灾之苦了。这就是有名的“白堤”。在诗中,他认为“自己无法改变人们的苦难,只能留下一湖水,为百姓解救荒年”。但就是这一湖水,也使得百姓对他感恩万分。在寒食时节,白居易去郊外祭奠故友。看到甘棠花白,随风飘荡就如空中飞舞的纸钱,心中不由悲苦万分。他写下一首《寒食野望吟》:丘墟郭门外,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离别处。冥寞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在甘棠花舞动的时节,自居易将被贬南国。看到故友之墓,想到自己要远赴千里之外,眼泪不由涌下。甘棠也许会带走一些自己的愁绪。白居易诗句提到甘棠的地方还很多,他渴望着百姓安居乐业,自己能施展抱负,能过上召公治理陕地那样的平稳、安定生活。这种思想不仅是白居易,许多文人也通过歌颂甘棠来表达自己情怀。唐宋诗词提到甘棠的诗词就有一百多首,在《全汉文》、《全唐文》等文集中赞叹甘棠的诗词更多。甘棠虽不是美味之果,但却是一个类似桃源的象征,它给予人们众多渴望,无怪人们都咏叹它。 © 汉典
更多梨的组词

棠梨详细解释


读音:táng

棠táng(1)(名)棠梨。(2)姓。

读音:lí

梨lí(1)(名)梨树;乔木或灌木;果实是普通水果。品种很多。(2)(名)这种植物的果实;有的地区也叫梨子。

组词网         Sitemap    Baidunews
ALL right @ 2025